作者:Robert D. Knight,Cointelegraph;編譯:鄧通,喜來順財經
市場對美國多個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批準做出了積極反應,但拋物線式的加密貨幣牛市尚未發生。
如果強勁的價格上漲壓力在不久的將來將比特幣推向新的高度,memecoin 市場會占據優勢嗎? 專家們意見不一。
從歷史上看,當比特幣增長時,市場的其他部分——包括山寨幣和memecoin——也會隨之增長。 這一次,市場無限大,項目、Layer 1、Layer 2 和 memecoin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2023 年 12 月 22 日,非托管錢包提供商 Web3Auth 報道稱,“今天在 Solana 上推出了大約 5,000 個 memecoin。”在如此龐大的市場中,額外資金流入帶來的任何好處都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稀薄。
投資公司 HashKey Capital 流動基金和研究合伙人 Jupiter Cheng 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貨比特幣 ETF 可能不會成為一些加密貨幣投資者所希望的巨大市場推動者。 正如Cheng解釋的那樣,memecoin財富的真正驅動力來自其社區:
“社區才是 memecoin 狂熱的真正驅動力。 因此,現貨 [比特幣] ETF 本身不足以引發memecoin的淘金熱。”
盡管如此,Cheng認為該行業應該為memecoin熱潮做好準備,以防萬一。 創建memecoin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新資本流入、網絡使用量增加和大量額外代幣的綜合壓力將考驗區塊鏈網絡的穩健性。
Cheng說,在后 ETF 時代,“如果資金開始流入替代性的Layer 1和Layer 2項目,那么解決基礎設施需求以留住用戶并確保成功的產品交付就變得至關重要?!?/p>
總之,即使現貨比特幣 ETF 不能保證 memecoin 牛市,該行業也應該表現得好像它能保證牛市一樣。 如果不這樣做,任何牛市都可能被扼殺在搖籃里。
隨著一些行業參與者淡化現貨比特幣 ETF,其他人則認為 memecoin 牛市將到來。
Web3 安全公司 Solidus Labs 的首席外部事務官 Chen Arad 指出,預計會出現memecoin淘金熱:
“ETF 正在增加人們對加密貨幣的興趣和可信度,這肯定也會在memecoin領域有所體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能會看到交易量全面增加,包括memecoin?!?/p>
Arad警告稱,這并不全是好消息,他表示,可能會籠罩市場的狂熱情緒也為騙子提供了從事不道德交易的完美條件。
Arad說:“ETF正在引發巨大的轟動和FOMO(恐慌失去機會),而不幸的是這很容易被騙子和操縱者利用?!?/p>
這位安全專家表示,他已經看到了與ETF相關的某些類型的詐騙活動增加。
Arad補充道:“我們的團隊和我們的TokenSniffer解決方案已經發現了試圖創建假幣和使用ETF發行人的名字以及ETF代碼來吸引投資者,從而嘗試竊取他們資金的詐騙代幣數量的激增。我們建議在投資加密貨幣時始終要謹慎,特別是在市場情緒增強的時候,因為市場情緒和FOMO是騙子的最好幫手?!?/p>
或許有理由對牛市可能帶來的影響保持謹慎,但也有許多值得樂觀的理由。
Avalanche memecoin Husky Avax的首席執行官Paps,在看待積極方面時也是其中之一。Paps指出,現貨比特幣ETF將有助于改變公眾對加密貨幣的看法,因為這個行業變得越來越主流。
他說:“我認為ETF是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大規模采用的重要工具。這是對技術擁有內在價值的機構認可。此外,這也是這些資產在公眾眼中形象發生根本性變化的重要一步?!?/p>
“除了比特幣,以太坊現在備受關注,甚至可能還有AVAX。” Paps補充說。“因此,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可能會受益。我堅信,一旦通過ETF確立了曝光度,memecoin 將在DeFi的民主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已經看到memecoin像狗狗幣或柴犬幣一樣成為主流。”
盡管Paps認為現貨比特幣ETF對memecoin有利,但他指出,情況并不總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他說:“我知道有幾個人沒有買比特幣或以太坊,但仍然買了這些memecoin?!?/p>
1 月 10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批準了第一只現貨比特幣 ETF。 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這導致比特幣從 1 月 10 日的 44,684.82 美元飆升至 1 月 11 日的 48,494.62 美元,漲幅為 8%。 此后比特幣回升至 43,136.63 美元。
三個月比特幣價格圖表。 資料來源:Cointelegraph
盡管比特幣的價格表現可能不會像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準 ETF 后一些人所希望的那樣出現拋物線式上漲,但比特幣仍然表現良好。
如果市場加速運轉,將為業內人士和消費者創造新的動力。 隨之而來的是其自身的挑戰,但大多數人都認為牛市挑戰比熊市挑戰更容易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