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cesco 來源:substack 翻譯:善歐巴,喜來順財經
Story Protocol 近日正式公布了其原生代幣 IP 的相關細節。本文將分析 Story 的架構與代幣經濟模型,并探討其對知識產權市場的影響。
我在 一年半前 曾發布過一篇關于 Story Protocol 的簡要介紹。自那以來,該協議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明確的技術開發計劃與產品落地方案。
對于不熟悉 Story 的讀者,其核心目標是解決傳統、中心化 IP 管理體系的低效問題,并通過去中心化技術打造可編程的點對點(P2P)知識與創意市場。
1.中心化中介的存在與 IP 交易成本
當前,IP 資產的經濟價值主要掌握在中心化中介(如出版平臺、社交媒體公司)手中。這些機構不僅收取高額交易費用,還嚴格控制 IP 資產的流通與變現方式,極大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自主權。
2.人工智能(AI)對 IP 權利的沖擊
人工智能(AI)的興起,對傳統 IP 體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AI 生成內容的規模前所未有,但當前 AI 往往依賴現有 IP 進行訓練,而缺乏有效的歸屬與收益分配機制。這不僅威脅到原創創作者的權益,還進一步暴露了當前 IP 體系的可持續性問題。這一現象凸顯了構建去中心化、開放 IP 體系的必要性,以確保公平的版權歸屬和收益分配。
Story Protocol 提出了一個 開放、可編程的 IP 交易市場,其核心組件包括:
通用 IP 資產庫?—— 一個標準化的賬本,用于存儲和管理 IP 資產。
可編程 P2P 交易市場?—— 一個開放的市場,使得 IP 交易無需中介,直接點對點完成。
任何人都可以在 Story 平臺上自由買賣、交易或變現創意,而無需依賴傳統中介。
那么,這一切是如何實現的?
Story Protocol 采用 “多核心” 執行架構,其中每一層協議都專注于不同任務,包括:
主核心:負責協調各個專用核心。
專用執行核心:針對速度、隱私或可擴展性進行優化。
Story 采用分工協作模式,使得每一層都能獨立運行,并專注于特定功能。
整個網絡依靠一組驗證者(validators) 維護,負責:
共識機制
交易處理
安全性保障
執行層負責處理交易并執行智能合約。
Story 完全兼容以太坊虛擬機(EVM),采用主核心 + 專用核心架構,當交易涉及特定功能時,會調用相應的專用核心,從而根據速度、隱私、可擴展性進行優化執行。
每個專用核心需滿足以下標準:
確定性?—— 確保所有交易都能生成一致、可驗證的結果。
可測量性?—— 交易前可預測 Gas 費用,提升成本透明度。
Story 初始版本將包含三個專用核心:
IP 核心
鏈下同步
跨鏈通信
IP 核心 是 Story Protocol 追蹤 知識產權(IP) 的基礎層,提供 原生支持,讓 IP 資產在鏈上管理和流通。
在 Story 生態中,所有 IP 資產都以“圖結構”表示,其中:
節點:代表原子化的 IP 資產。
邊緣:代表IP 資產之間的法律和經濟關系(如授權協議、收益分配等)。
這種基于圖的結構 使 Story 能夠透明地記錄 IP 資產的歷史、授權協議及衍生應用,確保知識產權的可追溯性。
Story Protocol 引入了 PoC(創造力證明)框架,提供以下核心功能:
開放 IP 資產庫?—— 標準化賬本,用于存儲、注冊和驗證 IP 資產及其授權信息。
無縫交互模塊?—— 允許創建數字 IP 交易市場,提供透明的權利追蹤機制。
PoC 機制?—— IP 資產的溯源 & 交易層,支持 IP 持有者將資產鑄造成 NFT(ERC-721),用于授權協議和版稅管理。
PoC 還可用于建立或驗證 用戶與 IP 資產 之間的關系。每次交易前,協議都會檢查 IP 資產的歷史參數,確保規則的一致性,使其成為 IP 資產的“通用兼容引擎”。
此外,Story Protocol 引入了創造力證明 (PoC) 框架,該框架提供:
開放的 IP 存儲庫——具有本機存儲的標準化分類賬,用于注冊、存儲和驗證與 IP 相關的資產和許可證。
無縫交互模塊——支持創建具有透明權利追蹤的數字 IP 市場。
PoC 機制——?“?IP 的出處和交換層”?,允許 IP 所有者將資產注冊為 IPAsset NFT(ERC-721),促進許可協議和版稅管理。
POC 還建立或驗證用戶與資產之間的關系。每次,協議都會檢查歷史 IP 參數,以確保規則得到一致應用,從而有效地成為IP 的“通用兼容性引擎”?。
為了確保全面的驗證和爭議解決,Story 集成了鏈下機制來驗證注冊、驗證 IP 所有權并啟動分散的爭議解決程序。
IP 是一個復雜的主題,通常涉及鏈下組件,例如身份驗證、侵權評估和法律證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Story 引入了一個鏈下同步核心,通過預言機和其他外部提供商促進鏈下數據集成。
例如,Story編排服務 (SOS) 框架允許第三方利用鏈下網絡為鏈上服務提供證明。
IP 并非靜態的,在網絡中被廣泛使用。這引發了一個問題:當交易成本過高時(例如無法實施 EVM 合約檢查器),如何驗證證明,以及如何強制執行 IP 所有權。
為了促進互操作性,CCC 核心確保:
可互操作的所有權驗證——確保 IP 交易符合不同網絡中的預定義條款。
跨鏈執行機制——防止未經授權的使用并促進使用 IP 資產作為抵押的安全交易。
Story 模塊是可定制的,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未來可能增加的兩種功能:
AI核心:優化AI鏈上運作
零知識(ZK):用于有效驗證零知識證明。
存儲層通過集成鏈上和鏈下存儲解決方案(包括Arweave和IPFS)來優化數據組織。
事實上,將所有數據存儲在鏈上是不可行的。同時,使用像 IPFS 這樣的鏈下存儲會限制用戶體驗。
這種混合方法增強了可擴展性、成本效率和冗余度,同時保留了 IP 資產的可訪問性,從而允許:
優化的數據放置和存儲策略:使用使用模式,存儲層可以調整和適應所處理的數據,平衡“異構存儲系統之間的性能、可擴展性、成本、證明大小和冗余”。
直接模型推理:得益于機器學習模型及其元數據一起存儲
Story 采用 CometBTF,這是一種基于 Tendermint 的共識機制,最初在 Cosmos 生態系統中開發。該共識模型提供:
抵御惡意活動的能力——即使高達 33% 的驗證者行為不誠實,仍可達成共識。
活躍度——保證 2/3 以上的驗證者處于活躍狀態
即時最終確定性——當交易被納入區塊時,快速最終確定性對于機構投資者和任何需要“不變性”的應用程序來說至關重要。
模塊化:在 Story 中,共識與執行分離,保持共識層的靈活性并能夠引入未來的機制。
目前,Story基于權益證明(PoS)機制,驗證者需要投入一定數量的權益作為誠實行為的激勵。
https://x.com/StoryProtocol/status/1886793841576976630
現在我們已經定義了 Story 網絡的架構,讓我們深入研究一下白皮書中的一些可能的用例:
1.IP 通用市場:
區塊鏈如何適應非有形資產類別?
區塊鏈技術傳統上專注于有形資產,但 Story 將這些功能擴展到無形資產,通過使用可編程 IP 創建 P2P 市場解決了以前的低效率問題。
主要用例包括:
IP 作為現實世界資產 (RWA IP) –使任何人都可以在 Story 上更新 IP 目錄
IPFi(基于 IP 的 DeFi)——使用 IP 作為 DeFi 應用程序的抵押品。
人工智能自動化——允許人工智能代理自主授權和貨幣化 IP。
2.增強 AI 代理
代理:使用 IP 進行訓練,產生 IP 作為輸出。
Story 通過建立 IP 結算層來促進人工智能驅動的交易,支持:
協作式 AI 模型 –?AI 代理可以利用由 IP 資產組成的共享數據集來增強彼此的學習能力。下圖顯示了這一點,其中每個模型都利用了其他模型和數據集。
高效的模型微調——在保持性能的同時減少計算開銷。
高質量訓練數據集的市場——激勵為人工智能發展貢獻有價值的數據。
除了人與代理的關系之外,Story 還可以適應代理與代理之間的交互,實現自主代理的交互、協作和價值創造。
作為其中的一部分,Story 創建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控制協議(Agent TCP/IP),定義了自主 AI 代理之間的標準化交互:
代理商可以自主協商、許可和執行知識產權協議,并具有鏈上執行和鏈下法律執行能力。
為代理成為自主參與者打開空間,“通過授權訓練數據來提高自己,并通過注冊他們的 IP 來將其輸出貨幣化”。
該網絡是開放且可擴展的:隨著更多代理的加入,其功能將不斷增強。
專業經紀人可以相互合作(例如創作電影、歌曲等)
Story Protocol 生態系統由其原生代幣 IP 提供支持。該代幣具有多種作用,包括:
網絡安全——驗證者質押 IP 以確保誠實參與。
交易便利——所有協議交互都利用 IP 作為交換媒介。
代理到代理交易——實現人工智能驅動的 IP 談判。
治理
根據幾天前發布的信息,IP 代幣將以公平的方式分配:
IP將按如下方式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正試圖遵循“社區主導”的啟動方式。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有多少百分比將真正分配給用戶,而不是基金會、研發、生態系統或基金會。事實上,上面的 58.4% 指的是“生態系統和社區、基金會和初始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