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iao Wang 來源:medium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最近,不少人對以太坊在加密生態中的定位產生了懷疑。比特幣被視為 "數字黃金" 的價值儲存鏈,Solana 則以最快、最便宜、無橋梁的智能合約平臺著稱。這讓一些膚淺的觀察者認為以太坊尷尬地陷在了中間。
然而,以太坊目前擁有經久不衰、無法復制的優勢。它同時是:
最具 Lindy 效應的智能合約鏈 (Lindy 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事物變得更有價值或更可靠)
唯一跨越監管鴻溝的智能合約鏈
唯一與 Coinbase 保持一致的鏈
唯一擁有 "收益" 的鏈
這些優勢使得以太坊比競爭對手更具備被機構大量采用的條件。社區需要做的,就是專注于這些優勢,停止打防守戰。
以太坊是第一個功能完備的智能合約鏈,從白皮書發布至今,已走過近十年,歷經兩輪完整的加密牛市和熊市,即將進入第三輪。它從未因技術問題宕機,擁有近十年的成熟工具和安全經驗,通過反復的考驗和對開源文化的擁抱,大多數潛在的智能合約漏洞攻擊都被識別和修復。更重要的是,以太坊的累計總鎖倉價值(TVL)達到約 40 萬億美元日,是 Solana 的 40 倍。雖然歷史上曾發生過 TheDAO 攻擊事件,但那是 7 年前的事了,如今的新人大多并不了解。
綜上所述,將機構資金投入以太坊生態系統的風險遠低于 Solana。或許你會反駁說,Solana 的高回報可以彌補風險,但請記住,你并不是需要擔負職業生涯風險的高盛基金經理。他們追求的是數千萬美元的年度獎金,而你只想通過 WIF 賺個 100 萬美元。對于傳統金融機構來說,加密貨幣本身就已經足夠冒險了,機構內部的倡導者們可能更希望將因意外共識機制或合約漏洞而被解雇的風險降到最低。
以太坊在機構市場上擁有一個巨大的中期優勢: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列出了 ETH 期貨合約。比特幣是 CME 上市 的唯一其他加密資產。如今,這一合約已有近 3 年的歷史,已經給了監管機構,尤其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一定程度的對 ETH 交易的舒適感,而這種舒適感對于 SOL 來說并不存在。
此外,在針對 Coinbase 的訴訟中,SEC 將 SOL 定性為證券,這在案件解決之前為 SOL 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監管陰影(可能需要數年時間)。雖然 SEC 沒有正式宣布 ETH 不是證券,但大多數律師都同意,在比特幣之后,ETH 最有可能被視為非證券。所有這些都關系到一般的舒適度,同時也關系到 2024 年批準 ETH 現貨 ETF 的可能性,這將大大增加機構資金的流入。
Coinbase 對以太坊的青睞通過 Base rollup 項目可見一斑。拋開技術層面,Base arguably 是整個加密領域最引人注目的鏈條之一。超過 1 億來自美國合規交易所的 KYC 用戶可以直接參與 Base 生態,這意味著 Coinbase 不僅是龐大的以太坊分發渠道,其 1 億用戶的 KYC 層也讓 Base,乃至其背后的以太坊,成為了 "合規 DeFi" 的完美家園。
合規 DeFi 的一個典型例子是真實世界資產 (RWA) 代幣化。為了將傳統資產上鏈,大多數機構資產發行方需要 KYC,希望與像 Coinbase 這樣的可信賴合作伙伴合作,并使用一個經時間考驗的鏈條。許多加密理想主義者對 RWA 仍然過敏,但如果我告訴你,新興經濟體的數億人不僅想要美元穩定幣,還想要數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股票和房地產呢?誠然,美元已經比當地貨幣優越很多,但額外的 5-10% 年回報仍然是改變游戲規則的因素。
2021 年 8 月 EIP1559 實施,2022 年 9 月 "合并" 完成后,以太坊現在擁有 "實際收益率"。具體來說,質押 ETH 的用戶會獲得用 ETH 計價的回報,一部分來自新發行的 ETH,另一部分來自用戶為在以太坊網絡上處理交易支付的費用。由于費用通常超過新發行的供應,以太坊的收益率高于其通貨膨脹率。這就是 "真實收益" 的定義,也是以太坊在加密世界獨有的優勢。
機構熱衷于收益,尤其是 "真實收益"。不難想象這樣一個場景:當人們對加密貨幣的風險偏好略微抬頭時,一些機構資金管理者會意識到,以太坊既可以視為科技成長型風險資產,又可以視為 "真實收益" 來源。僅需少數機構參與即可啟動趨勢。
以太坊社區需要團結起來,圍繞清晰的市場戰略行動了。“再質押”、“4844”、“賬戶抽象”和“數據可用性”這些術語并不是市場戰略,充其量只是產品路線圖,最壞的情況是技術黑話,只會讓終端用戶一頭霧水。如果你還沒有在這波 Degen 狂熱中注意到,用戶實際上很少關心以太坊播客和協議開發者熱衷的東西。
Degen 用戶在乎的是費用、速度和避免橋接。在這方面,以太坊短期內無法趕上 Solana。另一方面,機構用戶在乎的是 Lindy 效應、監管舒適度、像 Coinbase 這樣的可信賴合作伙伴以及真實收益,而這些都是目前只有以太坊具備的優勢。因此,成為事實上的機構友好型智能合約鏈是一個高度可行的市場戰略,對我來說,也是迄今為止最明顯的戰略。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讓那些以太坊影響力人物停止尷尬地辯護,與 Solana 和比特幣競爭。不要再否認 Solana 為 Degen 提供了更好的用戶體驗,也不要再糾結于 Solana 技術和經濟上那些微不足道且可以修復的缺陷,更不要停止那個愚蠢的 “超聲波貨幣” 敘述,只會讓機構不再認真對待你們。
相反,應該專注于以太坊目前獨有的不可復制的優勢,實現只有以太坊能夠實現的愿景。在真正為時已晚之前,采取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