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n-Chain Mind,編譯:Shaw 喜來順財經
市場波動的背后,有一群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就一直在幕后操縱局面的投資者——長期持有者。他們的錢包幾乎不動,手中的比特幣多年來一直處于沉寂狀態,他們掌控著比特幣供應何時收緊或何時涌入市場。
了解他們在做什么不僅有趣,而且可以說是預測比特幣下一次重大變動的最可靠方法。
在本文中,我們將分析長期持有者的作用,探討揭示其影響力的關鍵鏈上指標,并強調為什么追蹤他們的動向可能是當今市場最可靠的信號。
供應主導:長期持有者控制著大約 75% 的比特幣,使他們成為市場真正的流動性錨。
鏈上信號:長期持有者(LTH)指標,如 30 天凈持倉變化、HODL 動量和流動量,揭示了明顯的積累和分配周期。
市場階段:當前數據表明是有序的獲利回吐,而非投機狂熱——這意味著市場正在盤整而非見頂。
策略調整:將你的策略與長期持有行為保持一致,可以改善經風險調整后的入場點,尤其是對于基于定期定額投資(DCA)策略而言。
在比特幣生態系統中,長期持有者(LTH)是比特幣穩定性的守護者。在現存的近2000萬枚比特幣中,約有1500萬枚存放在超過155天未曾動過的錢包中。這個門檻并非隨意設定——它基于統計分析,表明在這段時間內處于休眠狀態的比特幣在近期被使用或交易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剩余的500萬枚掌握在短期持有者手中。這些參與者反應迅速,對價格波動敏感,更有可能在市場波動期間拋售。相比之下,長期持有者則充當著市場的穩定錨:他們的決策影響著供應的可獲得性,創造價格底線,并間接引導市場情緒。
長期持有者(LTH)經常被稱為“聰明錢”?,這個稱呼確實有其道理。從歷史上看,他們:
在熊市期間積極積累,吸收過剩供應。
在牛市高峰期分散持幣,有效地定義周期頂部。
與大眾相反操作,使他們的行為成為可靠的反向指標。

回顧過去的周期可以清楚地說明這一點。在 2017 年的峰值期間,LTH的分布將市場推向了短期持有者與長期持有者各占50%的局面。到 2021 年,出現了類似但規模稍小的模式:長期持有者的供應量降至 61%,因為新參與者吸納了重新分配的幣。
在當前周期中,已經發生了兩次重大的分配事件:第一次是在ETF上市后價格接近7萬美元的反彈期間,第二次是在價格最初飆升至10萬美元左右。每次事件都有超過 100 萬枚比特幣從長期持有者轉移到短期參與者手中——這些大規模的輪轉暫時增加了市場流動性。
然而,鑒于長期持有者仍掌控著75%的供應量,我們距離此前頂部時的供需平衡還相去甚遠。這表明此輪周期可能還有持續空間——價格需要進一步攀升,才能促使這一群體釋放更多籌碼。
了解長期持有者的活動需要多種指標,每種指標都為積累和分配的動態變化提供不同的視角。
該指標匯總了連續 30 天的長期持有者余額每日變化:
正值表示凈積累,表明長期持有者正在吸收供應。
負值表示凈分配,即比特幣正在被投放到流通中。

從歷史上看,該指標與市場周期密切相關。在狂熱的上漲行情中,長期持有者(LTH)的拋售速度會加快——此前在主要峰值時曾達到每天 25,000 枚比特幣。目前,拋售速度約為每天 6,000 枚比特幣。這種有節制的拋售反映出的是適度獲利了結,而非全面的狂熱情緒,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盡管有大量機構資金從 ETF 和國債買家處涌入,但價格走勢仍顯得“受抑制”。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分配都代表著徹底退出。一些長期持有者可能會將持有的比特幣從自行保管轉移到像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這樣的機構工具中,以提高安全性、便利性或實現稅收效率。即使是小額的生活相關提款——“生活芯片”效應——也可能使比特幣重新進入流通。
HODL 動量衡量短期持有者活動相對于長期穩定性的比率,有效地跟蹤比特幣重新進入流通的速度。
從歷史上看, 80以上的讀數標志著局部和整體的峰值。
目前,HODL動量約為68,處于高位,但尚未達到極端水平。

當前的震蕩結構表明市場正處于轉型期:要么是在一輪分配之后逐漸降溫,要么是在蓄勢待發準備再次上揚。至關重要的是,這一指標能夠在價格極端情況出現之前就提前發出投機熱度的信號,為我們把握積累時機或減少風險敞口提供戰略優勢。
這是持續動量分析最實用的工具之一。LTH流量指標追蹤休眠超過一年的比特幣占比變化,有效衡量長期參與者的吸收或拋售情況。
正值(綠色)讀數表示凈分配——比特幣重新進入流動市場。
負值(紅色)讀數表示凈積累——長期持有者吸收供應。

該指標采用50日均線進行平滑處理,并轉換為振蕩指標,是一種基于動量的積累/分配工具,與傳統的成交量分析十分契合。對于定期定額投資(DCA)策略而言,它尤其有用:
紅色區域表明應加大 DCA配置,與長期持有者積累同步買入。
綠色區域表示需謹慎或減少配置,因為此時的分配可能預示著短期頂部的到來。
我喜歡用這種方法來動態調整投資。在積累期(深紅色區域)增加配置,在分配期(綠色區域)減少或暫停投資,以改善風險調整后的入場策略。
目前,該指標顯示輕微的凈分配——適度獲利了結而非市場見頂,這支持采取耐心、審慎的態度,而非激進的積累。
綜合起來,這些指標揭示了比特幣當前周期的細微圖景:
30天凈持倉變化呈現穩定但可控的分布。
HODL 動量有所增強,但尚未達到狂熱的極端水平。
LTH 流量表明賣出較輕,而非激進拋售。
這表明市場既未陷入局部低估,也未出現過熱——處于一個過渡階段,長期持有者正在悄然調整,使得緊張局勢逐漸累積,但尚未引發恐慌。
在我看來,目前 75% 的長期持有者供應水平并不意味著市場已到周期頂部。長期持有者主導地位仍有下降空間,這表明在出現那種標志著狂熱頂部的大規模拋售之前,市場仍有可能進一步上漲。
有節制的獲利了結是健康的——它能吸納資金流入而不致市場過熱。適度的長期持倉分布,加上穩定的動量指標,表明市場正在蓄勢待發,準備開啟新一輪行情,而非即將見頂。
對我來說,我正在放慢有條理的積累速度,把這段時間用來觀察,而非反應。